中国聚合物网 - 聚合物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复合材料 | 化工 | 胶粘剂 | 石化 | 塑料 | 涂料与油墨 | 纤维 | 橡胶 | 新产业 | 仪器仪表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石化 > 大亚湾石化产业有个“智囊团”
T.biz | 商业搜索

大亚湾石化产业有个“智囊团”

信息来源:poobuy.com   时间: 2012-12-28  浏览次数:1163

    大亚湾石化产业有个“智囊团”

  在大亚湾开发区科创园里,有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实验室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经常深入石化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碰到疑难杂症还会邀请国内知名的石化专家来“把脉”;他们一年申请了13项专利,并运用于当地的石化企业中,致力于帮助大亚湾做好精细化工产业,并通过环保技术让石化产业更加绿色环保。

  他们,就是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的科研团队,被誉为大亚湾石化产业的“智囊团”。

  中青年科技人员 超90%

  昨日上午,中山大学化学院教师、惠州研究院院长助理曾晖早早来到实验室,带领几名同事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特种润滑脂的实验。

  作为惠州研究院的筹建人员之一,曾晖告诉记者,石油化工产业是惠州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做大上游炼油产业的同时,惠州和大亚湾区逐渐重视下游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和扶持。为加强科研力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惠州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创办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大亚湾精细化工产业更快发展。

  曾晖是名“70后”年轻学术带头人,不过他的团队里还有更多“80后”科研人员。虽然年轻,但他们当中大部分是高学历、高水平、高职称的“三高”科研人员。在20名固定人员中,高级职称以上人才4人,专业工程师12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后1人,博士4人,其余大多数拥有硕士学位;中青年科技人员占90%以上。

  大亚湾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称,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的建立,给大亚湾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高端人才的到来,“目前,全区共有30位博士,其中惠州研究院已占5位。从美国引进回来的博士后更是大亚湾目前唯一的博士后。”

  可带动企业创造 经济效益达2.5亿

  人才的作用,最终要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帮助,才有价值。

  邹冠生是惠州市力道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经理,该公司以生产陶瓷基板为主。今年10月以来,他一直忙着一项应用于大功率LED陶瓷基板技术的专利申报工作。昨日上午,在惠州研究院的科技情报检索与查新服务中心里,他正在研究院崔国峰副教授的指导下对该申报进行在线情报检索。

  他说,作为企业他们对申请专利的问题并不专业,如果与其他专利发生冲突,专利申请很难通过,“每次在科研、技术方面碰到问题,我都会来找研究院帮忙,他们成了我们的智囊团”。

  曾晖说,出点子是研究院的长处,但作为科研机构更主要的工作是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并将这些成果推广运用于当地企业中,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据介绍,2012年惠州研究院与当地企业惠州大亚湾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承担了《高性能特种润滑脂》等12个省、市、区级项目,引导当地企业发展石化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并通过技术支持成功孵化了3家企业。此外,全年共申请专利13项,其中2项已获得授权。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应用于当地的石化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可累计带动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2.5亿元。

  预计每年为大亚 湾培养30名硕士

  明年开始,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将以该研究院为基地,在大亚湾开展工程硕士教育,预计每年培养30名左右的化学工程硕士。

  “我们的设想是,在研究生的教学中,与当地的石化企业进行合作,让研究生进入企业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研究,经过两三年合作,毕业时便可以成为该企业的技术骨干。”曾晖说。

  大亚湾作为开发区,需要大量高精尖技术骨干,但由于远离市区,不少企业的人才引进来后难留住。大亚湾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惠州研究院培养的工程硕士都能够留下来工作,这相当于每年为大亚湾培养或引进了30名工程硕士,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亚湾高端人才的数量。

  曾晖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和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产生,惠州研究院计划在明年建立科研博士后工作站,面向全国招募博士后到大亚湾来搞科研工作,“目前已与地方政府沟通好了,市里和区里都很支持,初步计划引进3—5名博士后”。

  由于起步晚,精细化工仍是大亚湾石化产业的短板,发展空间较大。

  “上游炼油产生100亿元的产值,下游精细化工则可以产生5000亿元的产值。要做大石化产业这块蛋糕,应该加大力度做好精细化工这篇文章。”曾晖表示,惠州研究院希望通过科研开发,推动大亚湾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推广绿色环保技术,让大亚湾的石化产业更加“绿色”。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聚合物网证实,仅供您参考